培養一個快樂的孩子9大法則

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,包括: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。家長如想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,可參考下列建議:

1.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,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:

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.阿姆斯壯(Dr. Thomas Armstrong)指出,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,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。 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、課程。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,隨性玩耍的時間。 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,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。

2.教導他關懷別人:

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,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。 要發展這種感覺,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。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,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。 專家指出,即使在很小的年齡,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,獲得快樂。

3.鼓勵他多運動:

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,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。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,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,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,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。

4.笑口常開:

常和孩子說說笑話、一起編些好笑的歌,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,對家長和孩子都有益處。

5.有創意的讚美:

當孩子表現很好時,不要只是說:「很好。」讚美要具體一些,指出有哪些地方做得好,例如,「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,真的很有禮貌。」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,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,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。

6.確保孩子吃得健康:

健康的飲食,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,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。不論是正餐或點心,儘量遵循健康原則,例如:低脂、低糖、新鮮、均衡的飲食。

7.常常擁抱:

輕輕一個擁抱,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,是無聲的「我愛你」。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,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、較活潑,情緒也較穩定。

8.放棄完美主義:

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,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, 例如,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,乾脆自己再擦一遍;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。事事要求完美,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。

9.教導他解決問題:

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,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。當他遇到阻礙時,例如: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,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:
1.確認他的問題。
2.讓他描述他想到的解決方式。
3.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。
4.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。
5.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。

 

資料參考﹕苗栗縣政府教育處